意昂体育介绍
观众口味变了?黄子韬《新说唱》争议背后的信号
发布日期:2025-07-26 19:31:49 点击次数:88

黄子韬这几年在内娱的存在感,像坐了个忽上忽下的跷跷板。刚回国时争议不小,后来当选秀导师意外圈粉,再后来直播带货、高调恋爱又拉回不少好感。但最近,他在《新说唱2025》当导师,好像有点“水土不服”,争议声又起来了。

节目里发生了啥?挺多事儿堆一块儿了。

选手“点名”: 不止一个选手发歌“diss”他。有的说他选人时让人模仿韩国rapper风格,不太专业;有的直接拿“归国四子”的发展说事,暗示他不够格。黄子韬直播回应过,说自己有格局,希望选手好,还说了句“是金子总会发光”。这话本来没啥,但因为他是选秀出身,现在坐导师位置,就被一些网友觉得“有点飘”,忘了自己当初也是选手。

节目里的“冷脸”: 有个环节是选手和导师互选。选手李由音两次都没选黄子韬的队伍。第一次没选,黄子韬直接说“你太让我失望了”,选手后面解释他也不太搭理。第二次还没选,他更直接:“我肯定生气。我从头到尾支持你,你都不带选我一下子。” 观众看法分两派:有人觉得他真性情,不爽就表达;也有人觉得导师这样对选手,显得不太大度。

场外“风波”: 更热闹的是场外。网上不少人爆料,说节目半决赛录制时,黄子韬情绪激动,爆了粗口,甚至被传说了类似“骂我的人努力十辈子也买不了我一块表”这种话。虽然没实锤录音录像,但说得人多,#新说唱导师 脏话# 还是上了热搜。这下可好,连带他老婆徐艺洋之前直播说的话、做的品牌,也被翻出来重新讨论了一轮。短视频平台上,批评他“双标”、“脾气大”、“专业度不够”的声音明显多了。

翻翻黄子韬的履历,这种“口碑起伏”他经历了好几次。

刚回来时: 顶着“退团”标签回国,各种表情包和早期言论满天飞,是“黑红”体质。好在当时内娱偶像稀缺,有话题就有工作,拍戏发歌没停。

选秀导师时期: 这阶段他找准了定位。在节目里当导师,脾气爆、敢说真话、甚至当场掉泪,观众反而吃这套,觉得他“真实不做作”,口碑回升不少。大家看够了完美偶像,他这种“活人”状态正对胃口。

恋情风波与转折: 和旗下艺人徐艺洋传恋情时,他极力否认,被吐槽“嘴硬”、“没担当”,形象受损。但2022年他直接官宣了,俩人在直播间大方互动撒糖,他还为徐艺洋推出了自己的卫生巾品牌,立起“宠妻霸总”的形象。这波操作很对短视频平台胃口,加上网友那会儿喜欢看真实甚至带点“抽象”的明星,他的路人缘又慢慢回来了。

黄子韬挺能“踩点”。不同阶段内娱流行啥,他好像都能靠自己的方式跟上热度:流量时代靠话题,选秀时代靠“真实”导师人设,短视频时代靠直播互动和“甜宠”剧本。

但这次在《新说唱》,这套玩法有点“卡壳”。 为啥?

舞台不一样了: 《新说唱》是个讲专业音乐、尤其看重说唱技巧和态度的舞台。观众是来看选手实力和导师专业点评的,不是来看导师个人秀或者“综艺效果”的。

“真性情”的副作用: 他在直播间那种随性、激动起来嗓门大、或者无意“剧透”的行为,大家觉得好玩、接地气。但在专业竞技节目里,选人时没听完就走开、点评时反复用“rage”这种词被指专业词汇有限、或者因为选手没选自己就当场冷脸…这些“真性情”的表现,很容易被解读为不专业、不敬业或者情绪不稳定。

观众“口味”升级了: 说到底,观众对明星的要求更高也更全面了。经历了各种“人设崩塌”,大家现在更看重艺人实打实的能力、稳定的职业素养和基本的尊重。光靠“敢说敢做”或者某种讨喜的人设,在一个需要展示专业度的地盘上,吸引力就打折扣了。

黄子韬的经历,像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内娱观众口味的变化。很多艺人能抓住一时的风口起飞,靠颜值、性格或人设红利。但风口会转向,观众的眼光也更“刁”了。当聚光灯打到需要真功夫的地方时,之前靠“适应”攒下的好感,能不能撑住场子,就成了考验。

《新说唱2025》还没完,黄子韬这次能不能再“适应”过去,还不好说。不过,这次争议挺清楚地传递了一个信号:现在的内娱,光靠“会来事儿”或者“有话题”已经不够了,观众更想看到点实打实的本事。

友情链接: